close

 

      這是關於台灣古典詩介紹系列第一篇這系列的古典詩以飲食為主題,所以本作者會盡量讓內容色香味俱全,喚起大家對古典詩的興趣以外還一嚐古典詩的滋味因為是第一篇所以內容會側重於臺灣文學史的介紹。介紹歷史背景有兩個理由︰一是帶領大家進入當時的情境,更容易喚起好胃口;二是有了基本歷史背景,後邊的介紹就更為方便。讓我們開始吧

  

從一塊年糕說起

過年時,臺灣各地都會祭祖奉神,年糕是必備的祭品。年糕取「年高」或台語「發粿」都有吉祥的意思,且稻禾為主食,有感念一年復始之意。年糕以糯米作原料,有種種變化,如發粿、甜粿、菜頭粿等等。紅龜粿更是代表吉祥、長壽,台灣古詩為我們留下了例證:

 

年糕     黃水文                                                                         P9190021  

 

紅龜好兆享龜年,一食全家福壽延      
  
味道津津宜老少,雲仍繁衍萬千千。                                                          

 此七言絕句就像一首賀詞,帶著祝壽語氣描述紅龜粿。〝雲仍〞意指後代子孫,紅龜滋味老少咸宜,象徵老人長壽和小孩生生不息。這首詩給我們帶來了一幅含飴弄孫的畫面。    

這幅畫面如此和樂安祥,似乎又與我們這一代記憶中日本殖民時代印象有衝突,我們想到警察制度,民變,還有辛苦的農民,事實上,這時代充滿衝突和壓迫及反抗。在這個轉折的時代,古典詩也面臨了巨大的挑戰。

在日治1920年代,是臺灣各種社會運動蓬勃的開始。各種農民運動、地方自治聯盟、文化運動興盛,文化方面最重要的當屬「台灣文化協會」。從這些社會運動中,留學日本的新知識份子開始檢視傳統的不足,並主張文化改革社會,希望藉由文學的力量從事改革。從這之中,發展出所謂的「台灣新文學運動」。

台灣新文學的主要文體是小說,這和當時中國胡適所提「白話文運動」、梁啟超所提「小說界革命」一脈相通,便是訴求以小說改造社會。自此,台灣作家便開始創作第一批現代小說,他們以「台灣文藝協會」、「台灣文藝聯盟」等團體為中心,並創辦《台灣民報》、《台灣文藝》等刊物。相提之下,古典文人的似乎退居幕後,少了目光的關注。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其實,台灣古典詩創作不但從未終止,它延長其旺盛的生命力,直到今日,古典詩仍在被頌讀和創作。日治時代新文學家如賴和、楊雲萍、翁鬧等人也沒有放棄古典詩的寫作,又如文化協會創立者林獻堂也以古典詩著名。新文學和舊文學究竟是呈現什麼樣的一種關係呢?讓我們繼續這趟旅程。

 

新文學和舊文學之爭

 

就像堂吉訶德的旅途,大多數文學批評者認為他是「屢戰屢敗」,可一位現代作家宣稱堂吉訶德在小說中勝敗次數其實差不多。[1]新舊文學之爭」一直是以「新文學取代舊文學」為正統觀點。但是文學並非科學,沒有所謂的「典範轉移」問題,沒有誰取代誰的問題,古代神話的魅力不會在今日退失。

「新舊文學之爭」有其時代背景和意義,新文學和舊文學並非截然對立的兩種文體,其價值觀也並非不可調和。若我們想要理解其爭論點,就必須回到當時後爭論雙方的各自論點——新文學家的論點可以張我軍為代表,「新舊文學之爭」也是由他揭竿起義,其在1924年發表了〈糟糕的台灣文學界〉、〈為台灣文學界哭一哭〉、〈請合力拆下這座敗草叢中的破舊殿堂〉等文章,正式對舊文學宣戰。他認為舊文學已經失去了文學的精神,只剩文字遊戲,而且這些文字都是討好日本當局的,他訴求反抗殖民的新文學。[2]而舊文人以連雅堂為代表,他認為張我軍不過井底之蛙,只因學了點西方皮毛,便以為可以全然取代傳統,廢除古典漢文。舊文人們認為新文學缺少文化底韻,不過是西方的模仿之物。

 

台灣民俗的紀錄者

  如今看來,雙方各有其道理,文學不能缺少創新,但也不能脫離傳統。因此,舊文學和新文學兩者應該並存而觀摩,互相學習進步。

可在當時,很顯然,兩者在題材上有顯著差異,相較於新文學對於殖民體制的批判性,舊文學似乎對日本統治的現實缺少關注。只是若我們跳脫反殖民思維,日治時代的人們也是需要戀愛,也是需要生活,他們也和現代人一樣感受文字純粹的美感,古典詩在某方面抱持著「不變之變」,給予我們另種觀點,並保留了當時台灣種種生活面貌。

為了替古典詩的介紹放一塊基石,我不得不講述許多新舊文學之爭的背景,現在我要回到那塊年糕本身,繼續觀察古典詩的魅力和價值。越來越多的資料發堀和重新探討,我們知道,當時古典文人並非一味固守,他們努力藉由古典詩的創作紀錄下臺灣失傳的民俗和文化。

我們看到許多的「飲食詩」,其實是舊文人有意為之的民俗紀錄。例如「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中的〈愛玉凍歌〉和〈仙草冰〉這兩首詩都是當時徵文比賽的題目,此活動的目的即在於藉由徵獎喚起人們關注民俗風土。

  日治時代的幾份報紙,《台灣日日新報》、《三六九小報》、《南方》、《風月報》雖說內容多以大眾為依歸,多具有娛樂通俗目的,但它們都以紀錄台灣民俗為幾任,內容有民間故事、民間音樂之整理,以及古典詩的創作。所以不同於反殖民的新文學,古典詩是以一種生活性、大眾性的方式為台灣文化努力。

 

年糕不只是年糕

若你耐心看完前面的敘述,再看看那一首小詩,應該會有不同的體會吧。畢竟,年糕是糯米作成的,不能夠囫圇吞棗。一首詩簡單的涵義可以有其長篇歷史,這就是詩的力量。讓我們再讀讀另一首年糕詩吧!

 

歲暮感懷庚辰四首之二  林朝琛

      四海風雲日變遷,敢因需要欲求全。           插圖  
     
得來糯米誠非易。不作年糕亦過年。

 

這首七言絕句創作於1940年,作者為台中霧峰林家的林獻堂,是台灣歷史中重要的文人和政治家。他以悲天憫人的胸懷關懷中日戰爭帶給人們的苦難,採用古典詩常有的「藉物抒懷」方式。此詩的重點在於最後一句:「不作年糕亦過年」因為過年是華人最重要的節慶,而年糕更是少不得的貢品。雖然可以他物替代,可少了年糕無疑是一大缺憾,也間接表明了節慶對台灣人的意義。

這首詩一方面關懷社會,另方面又沒有新文學那樣的批判性。從這之中,詩人更回到了《詩經》關懷民間的傳統,延續了中國古典的精神。這就是本篇文章所要強調的一種價值所在。

 

年糕在現代

因為是第一篇,所以多寫了點歷史背景,其實年糕是作者本身最愛的點心,但是年糕卻不能吃太多,因為實在難以消化。年糕歷久不衰,文學世界以外的年糕更是五花八門,為了寫這篇文章,特地去買了個回家嚐嚐。發現年糕真是可愛的食物,我的小孩拿在手上不亦樂乎。

P9190016  

 

 

 

  敬請期待下一篇精彩文章



[1] 請參考納博科夫《堂吉訶德講稿》,上海三聯書店2007

[2] 相關內容可以參考陳芳民《台灣新文學史》,聯經,2011

 
arrow
arrow

    li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